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专家:最后2种治疗是关键!

2025-07-23

“脑瘫” 这个词出现在孩子的诊断书上时,无数家长的心都被揪紧了。这意味着孩子可能在运动、语言、心理等多个方面面临挑战,成长的道路布满了荆棘。但请别灰心,医学的进步为孩子们带来了希望,多种康复方法和特色诊疗技术正在助力他们突破障碍,重获健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脑瘫常用的康复方法,以及深圳首康肢体功能重建中心的特色诊疗技术。

一、作业治疗

图片2.png


作业治疗则与日常活动紧密相连,注重将孩子所学的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其治疗内容丰富,包括姿势控制、手功能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视觉功能训练等。通过这些训练,孩子能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为回归家庭和社会创造积极条件,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到自主的快乐。

二、语言治疗

图片3.png


语言治疗针对脑瘫宝宝常见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有着明确的目标。它致力于改善宝宝异常的口部运动,提高呼吸能力,让孩子的构音更加清晰,同时促进他们言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帮助孩子顺畅地与世界交流。

三、心理治疗

图片4.png

心理治疗对于脑瘫孩子来说同样不可或缺。脑瘫孩子由于自身的障碍,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孤僻、自卑等心理问题。而心理治疗通过个体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打开孩子的心扉,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同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关爱和理解中健康成长。

四、感觉统合治疗


感觉统合治疗也起着关键作用。它是大脑对身体各器官传递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和传递的过程。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能帮助脑瘫孩子在前庭觉、本体觉、触觉、视知觉等方面实现统合发展,有效提升他们的功能水平,让孩子更好地感知和适应周围环境。

在脑瘫治疗领域,除了上述传统康复治疗方法,首康肢体功能重建中心的创新诊疗技术特色鲜明,已为百余个患儿家庭带来了“新生”希望。

《痉挛型脑性瘫痪外科治疗专家共识》中提到,由于脑瘫和脑卒中后偏瘫都是因大脑皮层细胞受损,造成周围神经传输和反射的信号异常,影响肌肉控制,继而导致运动障碍和肢体畸形。因此,偏瘫和脑瘫治疗的顺序,应该是先纠正神经传输和反射的信号异常,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在此基础上再做矫形手术纠正畸形,同时配合康复训练,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目的。


图片4.png

深圳首康医院的周围神经平衡术便是基于此理念研发的。该技术由深圳首康医院肢体功能重建中心首席专家姚建祥教授发明,姚教授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武警总医院主任,他在充分研究“选择性周围神经缩窄术 (SPN)”“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 (SPR)”“左右颈七神经交叉移位术” 的基础上,将单纯的神经切断或缩窄升华为神经的调整和平衡,能使脑瘫症状获得大幅改善。


图片3.png


深圳首康医院专家团队继承和发扬了“周围神经平衡术”,并将偏瘫和脑瘫治疗路径规范为四步:神经平衡 —— 康复训练 —— 矫形手术 —— 康复训练。周围神经平衡术与矫形手术相结合,外科手术与康复训练相结合,不仅能改善肌张力和上下肢的运动与协调,一些患者的面瘫、失语、大小便功能等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图片1.png


此外,深圳首康肢体功能重建中心还拥有数字化矫形外固定技术。该技术利用患者CT/MRI 三维模型,采用 Ilizarov (伊利扎若夫) 组织再⽣⻣外固定技术及 Taylar (泰勒) 空间外固定技术,结合多模态传感系统的亚毫米级精度,精准定位骨骼,建立数字化坐标系,完成复杂空间轨迹调整,通过六个自由度实现三维灵活运动。通过数字化分析定制矫正调整方案,实施实时监控与每日动态微调,每个周期均开展综合评估,以高精准度的方案设计与执行,助力优化术后矫正效果。

总之,对于脑瘫的治疗,树立正确意识至关重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在6 岁之前脑发育尚未完成的阶段,如果能给予孩子科学有效的治疗,多数孩子能够获得较好的康复,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也能得到明显改善。深圳首康肢体功能重建中心的特色诊疗技术,为脑瘫孩子的康复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让我们共同期待孩子们能在科学的治疗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分享